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論冬月之火


2015.12.29. 週二
乙未 戊子 己卯 己巳
舊曆十一月十九日
冬至後七天
潛藏在內心有段時間
冬天的五行
木相 火死 土囚 金休 水旺
冬月之火 體絕形亡
喜木生而有救
遇水尅以為殃
欲土制以為榮
愛火比為利
見金為難任財
無金而不遭害
天地雖傾
火水難成
冬火欲生 不欲殺
殺則歇滅
正四廢日真滅沒
春 庚申 辛酉
夏 壬子 癸亥
秋 甲寅 乙卯
冬 丙午 丁巳
四廢者 干支俱絕也
如與德合併
則德合亦為無氣
仍忌
與月破併
則既廢而又逢沖
諸事皆忌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林朝英生平


2015.12.25. 週五
冬至後三天
舊曆十一月十五日
乙未 戊子 乙亥 丙戌

 林朝英,字伯彥,臺灣縣人。乾隆五十四年己酉(西元一七八九年)歲貢生,因捐納而授中書科中書職銜。由於家境寬裕,熱心公益,清嘉慶九年甲子(西元一八0四年)三月,獨力捐獻萬金,監督工役,修建縣學文廟,經百司奏聞,於嘉慶十八年癸酉(西元一八一三年)榮獲旌表,欽川光祿寺署正職銜,暢「重道崇文」匾,並准建坊。嘉慶二十年乙亥(西元一八一五年)三月,重道崇文坊建於當時的府治寧南坊龍王廟前(今臺南市警察局刑警隊前)。
  
嘉慶18年(1813年),林朝英獲清廷旌表,受頒「重道崇文」匾,並准建坊,清嘉慶20年(1815年)建立重道崇文坊於寧南坊龍王廟前(今台南市南門路警察局刑警隊前), 後因闢建南門路而被迫拆卸,後經林氏後裔向日本政府陳情重建保存, 於是便遷移到中山公園燕潭北邊石橋西側現址。民國81年(1992年)曾經修護。

牌坊為花崗石造,三間四柱二層的形式,坊高五九四公分,寬六八三公分。方形石柱的前後,立有夾杆石四對,上雕雄雌石獅各一。柱上鑄刻著鹿港理番同知薛志亮、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臺灣府知府楊廷理以及戊午科解元鄭兼才等所提的楹聯。頂層護檐下,額題「重道崇文」四個大字,下有橫額,陰刻「己酉科歲貢生原中書科中書欽川光祿寺署正職銜林朝英立」。
 
日據時期,頂檐及蚩尾損毀,至民國二十三年南門路開闢,才遷移到中山公園湖畔現址,重新組立。民國八十一年發現柱身外傾,有傾塌的危險,市府緊急搶修,修護成為今貌。

在我國的傳統社曾中,為了維護倫理綱常,教化社會,激勵風俗,對於具有忠孝節義或善行的人,都訂有特別的旌表辦法。清代的旌表,大約分為:樂善好施、急功好義、節孝、累世同居、百歲、五世同居、親見七代、夫婦同登耆壽、兄弟同登百歲等九類。重道崇文坊,是用來旌表林朝英獨立捐貲萬金,修建縣學文廟而建的牌坊,與臺北府洪騰雲因捐建考棚,受旌表而建的急功好義坊同屬於急公好義類。

特色

牌坊為花崗石造,三間四柱二層的形式,坊高五九四公分,寬六八三公分。 

  方形石柱的前後,立有夾杆石四對,上雕雄雌石獅各一。柱上鑄刻著鹿港理番同知薛志亮、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臺灣府知府楊廷理以及戊午科解元鄭兼才等所提的楹聯。頂層護檐下,額題「重道崇文」四個大字,下有橫額,陰刻「己酉科歲貢生原中書科中書欽川光祿寺署正職銜林朝英立」。 

日據時期,頂檐及蚩尾損毀,至民國二十三年南門路開闢,才遷移到中山公園湖畔現址,重新組立。民國八十一年發現柱身外傾,有傾塌的危險,市府緊急搶修,修護成為今貌。 

浙閩因地近臺島,文化特徵也表現出地域性的關連。溯其過渡來臺的藝術風潮,則為「浙派」,源自馬、夏一派的蒼勁水墨,崇尚健拔勁銳的粗獷豪放的美學意味,及表現強烈「閩習」風格。其代表性人物有被文人評為「狂態邪學」的福建書畫家鄭顛仙(板橋),筆意奇縱狂率的花鳥畫家林良,乃明末徐渭豪放瀟脫的潑墨法,清初遺民書畫家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黃慎之辣腕、狂氣,都是臺民崇尚的風格,尤其強調生動勁健及發自內在的潑辣感情。此一風尚與清初傅山「四寧四毋」說的醜怪書法美學相得益彰。這種豪氣辣腕在清初臺灣書家的大字榜書中,表露無遺,最具代表性的具臺人「閩習」美學風格特徵之書風,首推林朝英之「雙鵝入群展啼鳴」鵝群體書 



清代台灣書畫藝壇極為蓬勃,畫家書家輩出,如林朝英係台南貢生,長於文學,精棋琴畫書,日人尾崎秀真曾喻林朝英為「台灣二百五十年間唯一之藝術家」,堪為台灣移民精神及尚逸式書風的代表人物。 

林朝英(1739~1820),台南府人,寫字多做竹葉形,勁挺怪逸,獨具風格,但可看出與明末泉洲人張瑞圖是一脈相傳的。花鳥畫逸筆草草,水墨淋漓,頗具徐文長之貌而縱逸有過之,例如《蕉石白鷺》(1810,徐瀛洲藏)。 

竹葉狀筆畫書寫而成的竹葉體對聯,是目前僅存的台灣著名貢生林朝英遺墨,字底並飾以綠色竹葉圖案。左窗篆書對聯「開闢真機細縕無滯,元泉妙道色相俱空」,右窗隸書對聯「開化十方壹瓶壹缽,元機參透無我無人」。以「開」、「元」二字為首,巧妙的道出寺名與佛道禪境